联系我们:13682301531

万兴伟业|制造业降本难?5 大核心模块打通成本管控 “任督二脉”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3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29日19:13:08 打印此页 关闭

当下制造业利润空间收窄,“降本增效” 成生存关键。但不少企业算不清 “钱花在哪、浪费在哪”,问题多在成本管理 “底层框架” 没搭对。今天拆解 5 大核心模块,教你让成本耗费 “有迹可循、有处可改”。



一、成本中心:给成本装 “GPS”,三级管控才精准


    只把 “工厂” 设为成本中心,根本查不到车间、班组的损耗。想实现 “工厂 - 车间 - 班组” 三级管控,必须将车间、班组设为独立成本中心。

案例:某车企拆分为冲压、焊接等 4 大车间,各车间班组再设独立成本中心。通过 ERP 抓能耗、人工数据,发现总装车间人工超标源于某班组加班多,调整排程后,年度成本降 12%。


二、物料编码:物料 “身份证”,漏属性必踩坑


  编码不能只标 “是什么”,必须嵌入损耗率、替代料等成本属性,否则核算易出错。

反面 1:PCB 厂用 “FR4-1.6” 标板材,未体现供应商损耗差(A 厂 3%、B 厂 5%),按 3% 采购 B 厂缺料空运多花 15 万,A 厂板材积压占资 200 万。

反面 2:智能硬件公司用统一编码标 MCU 芯片,未分国产(20 元)、进口(35 元),按均价核算致高毛利产品利润低估 15%,低毛利产品亏损隐藏。



三、BOM:搭成本 “骨架”,半成品核算藏机会


    BOM 搭建要匹配管理精细度,跳过半成品核算易漏浪费。

案例:智能手表厂商设三级 BOM(产成品 - 主板半成品 - 原材料),核算发现主板 SMT 贴片成本超 8%,因锡膏超标,调整工艺后单板成本降 5.6%。


四、成本项目:明细要平衡,太粗太细都不行


  成本项目需平衡 “精细度” 与 “可操作性”,既要支撑分析,又要业务端能提供数据。

案例:重型机械厂分 4 类成本项目(直接材料含钢材 / 液压件、直接人工含焊接 / 装配等),对比发现某钢板利用率 85%,改进排样后提至 93%,年省材料费 240 万。


五、单据信息:成本 “毛细血管”,缺字段必错配


  单据需 “植入成本基因”,关键信息不能少:

  • 领料单关联生产订单,明确用料产品;

  • 工时卡绑定成本中心,明确人工环节;

  • 报废单注明责任工序,明确损耗源头。


曾有企业领料单缺 “生产订单号”,按平均法分摊成本,致产品成本失真、库存积压。

成本管控,“搭框架” 比 “算细账” 更重要

    成本数据的准确性,早由成本中心、编码、BOM 等 “地基” 决定。地基搭对,降本改进才有的放矢。你的企业在哪个模块卡壳?评论区聊聊~

上一条:鹏橙金保|企业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别解析,一篇看懂! 下一条:万兴伟业|开学季家长必看!孩子升学后,这件事不做可能影响你的收入